統計資源網應用分析
聯合報8月24日「高學歷卻找不到工作 台大教授:請想清楚再來念博士班」一文中,實踐大學講座教授陳超明則認為「如果大學博士班只會培養高階教師,不如關掉」,清華大學教務長戴念華也表示,產業界市場萎縮也是博士班人力失衡主因,「過去培養2個,產業要5個,現在卻完全顛倒過來,要2個缺,卻有5個人去搶」,除了教育要檢討,產業也不能置身事外。</br> (新聞來源:http://udn.com/news/story/10271/1916016) </br> </br> 為了解目前國內年輕博士教育現況,由本平台統計資源網《博士人才現況》可知,將目前NPHRST資料庫中「未滿35歲」的1,326位博士與其他年齡區間相進行比較,在博士畢業學校性質方面,「未滿35歲」博士有65.9%畢業自「公立一般大學」,相對於「70歲以上」博士族群,占比差距達五成五,反之,「未滿35歲」博士在「國外學校」比率僅14.5%,比「70歲以上」占比低六成五,呈現出明顯得此消彼長態勢。若單獨抽取出此178位自「國外學校」畢業的「未滿35歲」博士,其畢業國別與其他年齡區間呈現差異,亦即自「英國」畢業者比率增加,而「美國」學校畢業博士降至七成以下,另,獲得「日本」博士學位者比率仍低,不足一成。以畢業學門來觀察,未滿35歲博士有高度集中於「工程」學門的現象,比率達49.5%,且與「35至44歲」區間相比高出一成,其餘學門中,「教育」、「藝術」、「人文」、「傳播」、「社會及行為科學」、「商業及管理」、「法律」、「建築及都市計畫」、「獸醫」、「醫藥衛生」「社會服務」及「環境保護」均為各年齡區間最低比率者,與35至44歲區間比較時,降幅比率超出2.0%者則有「教育」(-2.4%)、「人文」(-2.6%)、「商業及管理」(-2.2%)與「醫藥衛生」(-2.4%)。